3月14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范顺科在协会本部会见国际铜业协会中国区总裁李荆,双方就加强沟通、促进合作展开座谈交流。
座谈交流
李荆总裁介绍了国际铜业协会(International Copper Association, ICA)的基本情况。国际铜业协会成立于1989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推广和促进铜的使用的非赢利性国际组织,在全球六大洲运营,目前有34个会员,会员占全球50%的铜产量。国际铜业协会专注于推广铜的合理应用,科学维护全球铜行业的权益,确保铜在电气化、城市化和数字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其卓越性能。
国际铜业协会1995年进入中国,目前已在建筑、能源和电力以及家用电器等领域开展了多个市场推广项目。李荆表示,国际铜业协会的战略目标包括:(1)宣传:宣传为铜和会员发声。(2)维护:维护铜市场和行业,确保政策、法规合理有效。(3)保护:保护铜的终端应用,聚焦七大地区六大领域。
国际铜业协会(中国)旨在协同各方力量一起探索铜的资源循环、社会价值和有效应用,推动铜工业的技术创新和行业可持续发展,打造安全、能效、环保、健康的产业模式。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加工和下游应用市场,在全球铜产业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期待中国铜加工行业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国际舞台,主动发声,争取自身权益,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空间。国际铜业协会愿意帮助国内的铜加工企业,为平衡矿山、冶炼、加工端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不断努力,力争让世界倾听到更多中国铜加工的声音。
范顺科指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材生产和消费国,拥有完整且成熟的产业链。近年来,中国铜加工产业在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多项关键指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随后介绍了2024年中国铜加工产业发展情况:(1)我国铜加工产业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全年铜加工材综合产量为2125万吨,同比增长1.9%。其中,铜线材产量为1055万吨,同比增长0.6%;铜带材242万吨,增2.1%;铜管材236万吨,增5.4%;铜棒材198万吨,同比下降1.5%;铜箔材105万吨,增18.0%;铜排板135万吨,增2.3%。(2)虽然受房地产下行影响导致黄铜类产品消费减少,但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储能等产业快速发展,持续带动紫铜类产品快速增长,目前已成为拉动铜消费的主要引擎,“黄减紫增”现象明显。(3)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年铜加工材净出口量达到46.34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另外铜加工企业积极调整经营策略,采取加工贸易等措施以应对出口退税取消的影响。(4)铜消费趋顶,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铜消费将达峰。
在展望未来合作方向时,范理事长期待双方能够加强交流与合作,携手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共同助力全球铜产业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